从瓯江到宇宙:浙江丽水的“摄影七星阵”
中新网丽水11月5日电(胡丰盛)山水不再是从瓯风景,而是宇宙影星文明的对话者。
从《出山》的浙江阵磅礴到《仙境》的空灵,浙江丽水曾以沉默的丽水山水闯入世界视野;如今,它正将镜头反转,从瓯让全球摄影的宇宙影星浪潮在此显影。当瓯江的浙江阵雾霭与古堰画乡的千年樟树成为显影液,当畲族图腾与龙泉青瓷的丽水釉色潜入取景框——摄影不再是记录的工具,而是从瓯东方哲学“天人合一”的现代践行。
第六届丽水摄影节以“新质创造万象竞生”为轴,宇宙影星首次将展场散植于自然肌理与文化血脉中:梯田成为暗箱,浙江阵古村化作暗房,丽水七大意象展区如同北斗七星,从瓯串联起一座没有边界的宇宙影星“摄影宇宙”。这里不再借镜头窥见山水,浙江阵而是让山水本身成为镜头,凝视时代,对话世界。
俯瞰丽水摄影文化中心。丽水摄影博物馆供图丽水摄影的破壁之路
廿余载光影华章,丽水与摄影的因缘,早已浸润于奇峰秀水之间,写入这座城市的基因。
20世纪八十年代,一幅《影途无故》偶然问世,便在世界影坛激起涟漪,让丽水自此进入国际视野。自此,一场跨越二十余年的影像长征浩荡启程。通过持续举办高规格摄影节,丽水将摄影从一门艺术,升华为一项蓬勃的文化事业。
这里森林蓊郁,群山巍峨,是六江之源,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这方绿水青山,不仅是《仙剑奇侠传》等作品中的“仙气”之境,更是摄影家镜头里永不枯竭的灵感之源。国际摄联副主席曾预言:“丽水必将成为世界摄影家向往的地方。”如今,预言已成现实——丽水摄影金像奖获得者辈出,近千幅作品斩获国家级荣誉,全民创作热情空前高涨。
“丽水的成功,在于摄影与山水名城的深度融合,在于艺术与城市肌理的相互滋养。”丽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培权如是说。2020年,《丽水国际摄影名城发展规划(2021-2030年)》正式颁布,为未来十年的发展绘就蓝图。
今日之丽水,已不仅是中国摄影走向世界的窗口,更是全球影像思潮碰撞、文明互鉴的持久平台。
2025年丽水摄影节,以三千余项申报展览、逾万幅入选作品的空前规模,昭示其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国际水准摄影盛事的强大魅力,开启全民共享、国际对话与学术探索的新篇章。
以摄影为名 向世界发出光影邀约
在丽水,摄影早已超越艺术的范畴,升华为一场连接历史与未来、贯通本土与世界的文化盛典。这座将光影融入血脉的城市,正以全域为展厅,以文化为底色,开启一场东方美学的当代表达。
非遗焕新,从街头到镜头,一场流动的文化复兴将上演。本届摄影节打破传统剧场边界,将开幕式化为一座没有围墙的活态博物馆。以“文艺踩街+情景定点”的开放式展演,让非遗从记忆走向街头,在市民的凝视与摄影师的镜头中完成活化再生。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普惠,更是为全球影像创作者提供的富含泥土芬芳的创作现场。
“我们邀请了20位国际摄影专家参与,希望借助摄影这一平台,让丽水的优秀传统文化获得全新的表达与传播。”丽水摄影博物馆傅为新表示。近年来,通过摄影的传播,丽水多个地区已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打卡地。
2025丽水摄影节托马斯·鲁夫个展现场。王雪珂 摄七大展区,构筑影像艺术的立体话语体系。将丽水摄影文化中心作为思想引擎,以4611幅学术作品构筑理论高地,确立摄影节的学术坐标;丽水市美术馆汇聚美国帕森斯艺术学院等国际前沿力量,搭建影像艺术的全球对话平台;原油泵厂园区以929场平行展与“浙水好喝”等主题展的共振,展现独立策展与跨界融合的无限可能;古堰画乡艺术中心集结8个国家地区、70所高校的2000余幅作品,打造青年视觉艺术的创新工场;缙云仙都9号岩宕以万年地质奇观为天然展墙,承载华为XMAGE“共见丽水”专题展,开启科技与自然的哲学对话。
地标叙事,在山水与街巷间,策展一座没有边界的博物馆。丽水将整座城市转化为可阅读的影像文本。从屡次登上《国家地理》的松庄古树,到镌刻明清时光的文昌路古街,每一处地标都是自然与人文共同完成的绝版作品。这些散落在山水之间的文化珍珠,串联起一座天然的城市影像博物馆。
灵感溯源,古堰画乡,与光影同行的永恒约定。作为摄影人公认的灵感原乡,古堰画乡将于11月9日迎来百县摄影联盟交流展,汇聚全国摄影精英,共绘视觉中国的新图景。同期举办的“古堰画乡杯”瓯江行摄影采风,更将带领创作者追寻瓯江帆影、捕捉古村炊烟,在光与影的交织中定格东方诗意。
丽水,这座以东方式美学征服世界的摄影名城,正以影像为媒,让传统在当代重生,让地方与世界共鸣。在这里,每一次快门的按下,都是与历史的对话,也是对未来的想象。
一座山水名城的摄影诗篇
对丽水而言,摄影早已不是简单的快门艺术,而是串联起产业与旅游的隐形丝线,在时光中织就一幅流动的风景。
在古堰画乡,“生活有点恬”民宿主人郑丽芬是这场变化的见证者。她轻语道:“节假日常常是一房难求。”话音背后,是情感与远方的交织——今年国庆,她的房间早在数月前便已满房,入住率百分之百,不只是数字,更是信任与期待的满载。
她不只提供一处栖居,更编织一段旅程。“采风路线、游玩节奏,都为他们一一设计。”作为摄影爱好者,郑丽芬将镜头中的瓯江光影挂进客房,也常在晨光初透时,带客人走进大港头的薄雾中,定格人物与自然相融的瞬间。
云和梯田。丽水摄影博物馆供图而云和梯田,那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千年梯田群,自郑建文《云海梯田伴日升》问世以来,便从浙西南的深隐中苏醒。青山复绿,稻浪鎏金,新业态如雨后春笋生长——晨光中,“稻生一”咖啡香缭绕,“云边面包坊”的窑烤香气氤氲……摄影,让丽水开辟出三十余条诗意线路,二十多处高等级景区从图纸走入现实。
但丽水不停留。她的目光望向2030——一座国际摄影名城的远景,正在规划中渐次清晰。丽水摄影园区,以逾四十亿元的投资体量,构筑起摄影文化中心、数字摄影基地与艺术社区,让影像从创作到交易,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
“摄影是数字时代的重要语言,它不只是记录,更是赋能。”王培权如是说。从拍摄到制作,从展览到交易,丽水正以全链思维,培育摄影的土壤与未来。
如今,摄影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从一个个“C位”取景地到网红打卡点,秀山丽水用镜头与世界对话。而随着2025丽水摄影节的临近,这座城市将再次以影像为媒介,向世界诉说:如何让镜头中的绿水青山,真正流淌成现实中的金山银山。(完)
相关文章
11月5日福建舰入列福建舰是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舷号为18一组高清大图带你直击入列现场2025-11-10
中新网厦门11月6日电 (记者 阮煜琳)6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在厦门发布“端到端人工智能海洋大模型‘瞰海’”。这是我国首个“遥感—重构—预测”全链路人工智能海洋大模型。“瞰海”大模型将卫星遥感所获2025-11-10
(文化中国行)千年宋陵四季“走红”背后:历史和农耕“活态”共生
中新社郑州11月7日电 题:千年宋陵四季“走红”背后:历史和农耕“活态”共生作者 经晓佳深秋时节,走进位于河南巩义的宋陵永泰陵,一台收获机穿梭于玉米田间。不远处,文臣武将造型的石像生静立,与现代农机2025-11-10
11月1日,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奔赴南极。此次考察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共同保障,预计2026年5月完成任务后回国。这次南极科考将继续推进秦岭站配套设施建设和系统优化,并首次开展南极内陆冰2025-11-10
社院青年来谈“新”丨《草原共绘同心圆》——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近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组织河北、内蒙古、江苏、浙江、青岛、厦门等地社院制作了6期《社院青年来谈“新”》系列微视频,让青年教师畅谈2025-11-10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7日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他表示,中方愿与东盟国家一道,携手应对各类安全挑战,进一步提升防务安全合作水平。有记者问,据报道,近日中国国防2025-11-10

最新评论